博將資本再沖港交所:退出不暢DPI奇低個人LP離場 流動資金不足百萬向創始人家族借錢

2024-07-19 14:46:04 新浪網 

出品: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

作者:創投Plus/易舍

頂著“VC第一股”的光環登陸港交所,天圖投資上市首日卻遭遇破發,當天收盤時大跌近25%,次日再跌去15.6%。自2023年11月9日起,公司股價一度連續16個交易日下跌,三周內市值蒸發約17.52億港元。截至發稿日,天圖投資每股價格在3港元上下浮動,較發行價已“腰斬”;最新市值不足23億港元,近一個月日均換手率幾乎為零。

如此慘淡的局面,似乎沒有令徘徊在二級市場外的博將資本心生退意。

港股披露易公開信息顯示,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博將控股有限公司(下文簡稱:博將資本)時隔近一年再次更新招股說明書,依舊由光大證券(601788)(維權)和德意志銀行擔任聯席保薦人,繼續準備沖擊主板上市。

百億規模參投94個項目只有3筆退出

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,2023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整體延續下行趨勢。報告期內,新募集基金數量和總規模同比分別下降1.1%、15.5%;投資案例數和披露投資金額同比分別減少11.8%、23.7%;包括IPO、并購、回購和股權轉讓等方式在內的退出事件數量較2022年下滑9.6%。

博將資本這一年的日子也不好過。

據招股書顯示,2023年公司實現總營收1.54億元,同比顯著下降27.1%。其中,基金管理費與2022年相比微降3.5%,附帶權益收入大幅減少46.4%。以自有資金投資實現的投資損益凈額只有區區51萬元,而2020-2022年分別為4306.9萬元、8473.2萬元、1725.1萬元;凈利潤錄得4411.7萬元,同比銳減58.9%,比2020年同指標還要少近1000萬元。

營收、凈利雙降,是博將資本LP結構單一、投資策略集中埋下的苦果。

從募資端來看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博將資本旗下共有80只基金,資產管理總規模約為101.63億元;鹜獠客顿Y者(下文簡稱:LP)共1525名,其中約97.8%為個人投資者,對實繳資本總額的貢獻比例約為94.3%,不少于50%的資金來自高凈值個人。

從投資端來看,博將資本成立至今累計投資了94家公司。目前仍持有的91家投資組合公司中,有80家為高科技初創企業,涵蓋高科技服務、數字信息技術、先進制造與自動化、醫藥與醫療技術、新材料等行業。在歸屬于基金持有份額的投資組合公司中,高科技企業的股權公允價值占比達97%。

然而苦心經營逾10年,博將資本僅實現了3筆完全退出,均由被投公司回購股份完成,投資收益倍數(MOIC)分別為1.3倍、1.4倍、3.2倍。另外有7筆投資,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實現部分退出。預計2023-2024年底,博將資本將有9只基金陸續到期清算,超七成僅完全或部分退出了1-3家投資組合公司。

多項關鍵指標縮水個人LP扛不住了?

值得一提的是,博將資本尚未對已經上市的極米科技和智云健康進行減持。前者2021年以133.73元/股登上科創板,股價曾一路整蕩走高。但行業競爭加劇、經營業績下滑,極米科技近三年已跌去近60%;后者2022年于港交所亮相,發行市值179.05億港元?蛇B年虧損難題遲遲未解,如今股價下探低至1.70港元/股,市值蒸發超90%。

已上市的公司表現不佳,未上市的公司一方面需要經受更加嚴格的監管審核、面對更加嚴峻的國際關系,退出路徑顯著收窄,另一方面資金鏈承壓、爆雷風險陡增。

昔日的大數據“獨角獸”睿至科技,2024年作為被告卷入的司法案件有62起,累計被執行總金額1.75億元,多次陷入創始人“跑路”、拖欠工資等丑聞。而博將資本除了2022年向獨立第三方轉讓股權收回了投資成本的44.3%,其余資金恐怕只能是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。

以上種種,導致博將資本的多項關鍵指標惡化。2021-2023年,公司的內部收益率(IRR)和剔除基金管理費后的凈內部收益率(Net IRR)雙雙呈下降趨勢,分別由21.2%降至14.7%、由20.0%降至13.4%。項目層面的投資收益倍數(MOIC)和基金層面的總投資倍數(TVPI)也持續縮水,2023年兩項指標較2021年分別減少21.7%、14.3%。

報告期內,代表LP投資回報水平的分配至實繳資本比例(DPI)雖然有所提升至34.7%,但在不考慮時間價值的情況下,DPI大于100%才說明LP開始盈利,該指標與真正收回成本之間還存在不小的距離。尤其投資周期最長的鼎升系列基金,最早成立于2015年,DPI竟然只有14.2%。

博將資本的基金募資對象以高凈值個人LP為主,而此類LP大多追求財務回報。陪跑多年回本遙遙無期,加上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提高了自然人投資者門檻,不少個人LP開始離場。

結合招股書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開數據分析,2023年博將資本合計舉辦了106場客戶活動,僅向37名新投資者募得1.08億元。相較之下,2022年公司共向121名新投資者募集了4.02億元。眼下2024年進程已過半,博將資本卻還未完成任何新基金的登記、備案和募集。由此可見,想要從個人LP口袋里掏錢,難度只會越來越大。

賬面資金逐年下滑只剩71.5萬 申請香港9號牌照謀出海轉型

募資、退出不暢,博將資本的現金流愈發吃緊。

據兩版招股書顯示,2020-2023年,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539.8萬元、3880.8萬元、6862.5萬元、1033.7萬元,近年來不斷縮減。報告期內,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錄得70.9萬元、1766.3萬元、1515.7萬元、166.5萬元。截至2024年4月30日,博將資本的銀行結余及現金只剩71.5萬元,較2023年末減少57.1%。

與此同時,公司的應付貸款、應付控股股東款項和租賃負債直線攀升,從2020年的2069.7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.97億元,資產負債率三年內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。截至2024年4月30日,博將資本的債務總額約為1.62億元,其中92.2%為公司對控股股東、創始人羅闐和妻子楊夢樵以及羅闐胞姐的負債。

值得關注的是,博將資本對羅闐胞姐的借款高達1.12億元,主要用于公司2023年首次遞表前的內部并購重組。該筆貸款原定無抵押、按中國銀行(601988)間同業拆借年利率計息并須于一年內償還。但礙于囊中羞澀,公司已與借款人簽訂補充協議,將還款期限延長至2026年12月,且豁免了應付利息。

無論如何,借助上市募資來緩解流動性,對于博將資本而言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。

不過,股權投資機構的業績與市場深度綁定,資產價值的回撤和上漲都會被放大,且具有一定的滯后性,因此二級市場更傾向于低估此類公司。美股上市的老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KKR、阿波羅全球管理、凱雷集團和TPG,市盈率(TTM)常年處于5-10倍之間。港股的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諾亞控股,是活躍的私募股權母基金歌斐資產母公司,最新市盈率(TTM)也才4.24倍。天圖投資上市后的節節敗退,更無疑如同一盆冷水。業績不甚亮眼、抗風險能力薄弱的博將資本能否成功突出重圍“上岸”,前景并不明朗。

(來源:wind)

或因如此,博將資本有意“曲線救國”。

據公開報道顯示,今年1月博將資本已正式向香港證監會申請9號牌照,積極拓展海外業務。9號牌照的正式名稱為資產管理牌照,是由香港證監會發布執行的《證券及期貨條例》第9類受規管業務資格牌照。獲得該牌照的投資機構可以直接參與境外投資,也可以管理運用海外投資者的資金,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股權、債券、衍生品、外匯等全品類服務。若能順利拿下牌照,博將資本的海外募資通道也許得以成型,嘗試其他金融業務增加收入不失為當前留在牌桌上的自救方法。

(責任編輯:宋政 HN002)
看全文
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
提 交還可輸入500

最新評論

查看剩下100條評論

熱門閱讀

    和訊特稿

      推薦閱讀

        先锋影音一区二区,午夜一级大片,秋霞午夜一区二区,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